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的近50%。尤其对于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来说,其治疗选择相对有限,总体预后差。即使接受了外科切除,术后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7.76个月;而接受其他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者,中位总生存期则仅为5.88-15.36个月。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技术和策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
2015年5月,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联合上海科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开展了全球首个靶向GPC-3基因的CAR-T细胞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其中2例患者入组时已经发生下腔静脉癌栓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预期结局很不乐观。二者分别接受了肝癌微波消融、放射治疗联合CAR-T细胞治疗,除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外,未行其他任何抗肿瘤治疗。长期的随访结果令人惊喜不已,远超入组前预期,无论影像学还是肿瘤指标检查,均提示两位患者一直处于无瘤生存状态,迄今已分别超过或接近8年。日前他们又回到仁济医院进行了复查,情况良好。
本研究牵头人、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医师翟博表示,尽管研究中2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有待进一步充实,但或许能为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研究模式和策略带来一定启示。首先,局部治疗(外科切除、消融、放疗等)联合CAR-T细胞可能是破局CAR-T细胞研究困境的有效策略之一。其次,消融、放疗等具有一定免疫激活作用,在此基础上联合CAR-T细胞治疗可能会进一步提升CAR-T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治疗风险。
肿瘤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史瑶平为该论文第一作者,主任医师翟博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ac2.12472